新聞動態
**九小場所消防安全治理新路徑**
&&&&九小場所作為城市經濟"毛細血管",其消防安全問題日益凸顯。據統計,2023年全國九小場所火災占總數的43%,其中"三合一"場所尤為突出。這類場所普遍存在消防設施缺失、安全出口不足等隱患,某地專項檢查顯示,超過60%的店鋪未配置滅火器。針對這一現狀,應急管理部正推動"智慧煙感"全覆蓋工程,首批試點城市已安裝聯網報警器200余萬個,實現火災預警準確率達92%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部分地區探索的"場所安全碼"制度,通過掃碼即可查看商戶消防資質和隱患整改情況,推動主體責任落實。市場數據表明,配備基礎消防設施的商戶,火災索賠金額可降低85%。
&&&&現代化治理手段正在改變九小場所消防監管模式。各地普遍建立的"網格化+數字化"管理體系,將5.3萬個社區納入監管網絡。深圳試點推行的"電子巡查"系統,通過AI識別技術自動發現占道經營、堵塞通道等隱患,核查效率提升70%。在技防方面,新型獨立式感煙探測器成本已降至百元以內,使用壽命延長至10年。杭州某商業街推廣的"智能充電樁+斷電保護"系統,使電動車充電火災下降90%。同時,簡易噴淋系統的普及率顯著提升,某批發市場改造案例顯示,安裝成本每平方米不足30元,卻能有效控制初期火災蔓延。
&&&&構建九小場所消防安全長效機制仍需多方發力。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:業主動力不足、監管力量有限等。為此,部分省市開始推行"火災保險+技術服務"新模式,保費優惠與消防達標直接掛鉤。人才培訓方面,全國已培育2.6萬名"消防安全明白人",實現每10家商戶至少有1名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員。技術創新持續推進,針對狹窄空間研發的便攜式滅火裝置,滅火效率較傳統產品提升3倍。專家建議,未來應重點發展"物聯網+保險"的風險共擔機制,同時將消防要求納入營業執照年審要件,形成制度性約束。隨著《九小場所消防安全治理標準》即將出臺,這類場所的火災防控將進入規范化、標準化新階段。